专业号

“多维”推动,打造宜居宜游生态福地

一是突出生态立县,四大体系推动发展。以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为抓手,按照“一个理念共识、一张蓝图指引、一把手工程推进”的理念,构建了领导、推进、宣传、执法四个工作体系,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形成县委政府主导、部门主责、乡镇主力、群众主体、社会主动的创建工作体系,上下联动,凝聚各方,形成创建工作的强大合力,实现生态建设常态化、规范化、持续化。

二是突出宜居工程,四轮驱动推进生态建设。围绕城市建设总体布局,加快县、乡、村“三级”生态文明建设。以园林城市创建拉动生态建设,以打造“千里绿道、万里花带”为抓手,推广护栏挂绿、走廊摆绿、阳台补绿、房顶戴绿、见缝插绿、拆墙透绿、拆违建绿,全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,新建、改造提升城市公园绿地22个;建成打造绿道497公里、花带754公里、绿美机关42个、绿美村庄773个、绿美庭院11467个、绿美景区2个、绿美工厂2个、绿美学校10个、绿美河湖2个,县城建成区公园绿化面积达49.59万平方米,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85.59%,县城绿化覆盖率39.97%,形成了以城市公共绿地为重点,以道路绿化为网络,以居民小区、单位庭院绿化为依托,以公园游园、街头绿地为核心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大格局。绿美乡村建设拉动生态建设,对乡村裸露山体、重金属污染地、边角地、空闲地、撂荒地、拆违地等开展绿化美化,对有条件的庭院,采取乔、灌、草、花、藤多层次结合的立体绿化,带动群众自发栽植各种规格树种80.91万株,栽植各种规格花、草70.39万平方米;累计投入资金1.52亿元,发动群众投工投劳89.61万人次,完成“绿美乡村”建设1542个自然村,成功打造马白镇龙树脚、坡脚镇嘎迪村、小坝子镇大梁子等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样板。以卫生城市创建拉动生态建设,深入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,大力实施“七改三清”行动和“洁美乡村”行动,创造性地推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二十条措施”。以优化城镇布局带动生态建设构建起了“四季常青、月月有花,一路一景、一街一品”的绿化景观以及多层次、立体化的亮化景观。

三是突出标本兼治,全力打好生态修复攻坚战。立足马关生态环境多样性、独特性、敏感性、脆弱性的实际,稳步推进重点生态功能区、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系统修复,大力实施石漠化治理、饮用水源保护、生态移民、增绿管绿重点生态工程,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。到2022年底,全县完成林草重点生态工程营造林28.39万亩,森林蓄积量较“十二五”末提高了5.56个百分点。

“护”“管”并举,打造生物多样性天堂

一是聚焦护绿,筑牢生态根基。马关县在全州率先成立森林和草原行政执法大队,加大对非法侵占林地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进行打击整治。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,设有老君山、古林箐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达号国有林区、马洒国有林区、倮洒国有林区,全县自然保护地总面积达到12.79万亩,占全县国土面积的3.29%,对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物种分布地形成有效保护。按全域覆盖、网格管理的要求分级科学设立林长,落实林长制,聘用196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,确保一山一坡、一林一园都有专员专管、责任到人,织起了护佑全县森林的严密网络。

二是聚焦管绿,打造生物多样天堂。马关县地貌复杂,森林广布,茫茫林海为多种野生动植物栖息繁衍提供了天然场所,构成动植物资源种类的多样性和储量的丰富性。多年来,马关县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(原生境)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,对亟待拯救珍稀特有物种进行生境恢复和种群扩繁;实施蜂猴、黑颈长尾雉、野猪保护动物的监测与保护;推进极小种群的拯救保护工程,使全县主要极小种群物种得到有效保护。目前,县内共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余种,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动物40余种(其中23种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),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种。有各类保护植物220余种,国家重点保护植物40余种。

点“绿”成“金”,打造绿色发展的样本

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统领,立足生态和资源优势,发展生态农业、生态工业、生态旅游、生态林业,积极探索“生态+产业”发展路径,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,点“绿”成“金”,打造山青水秀民富的马关样本。

一是抓好产业结构调整,培育生态农业新业态在生态农业上,以构建北回归线经济带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发挥生态、气候、资源优势,聚焦道地药材优势产业,依托以砂仁、草果为主的中药材“一县一业”,构建发展林下中药材全产业体系,努力打造培育林下休闲农业、观光农业、中医康养等新业态,致力塑造“马关砂仁”“马关草果”等具有马关标识的特色品牌,已完成绿色有机蔬菜基地认证1个、品牌建设9个,3个“绿色食品牌”产业基地通过认证。目前,全县林下中药材面积已达45万亩,总产量8.1022万吨,其中:砂仁21.5万亩、产量3980吨、产值3.184亿元,草果8.1万亩、产量4843.1吨、产值1.7亿元。

二是坚持保护发展并重,创建生态工业新气象着力发展绿色生态工业,对高污染、高耗能、高排放的企业进行技改,对技术落后、产能不高、动力不足的设备进行淘汰,对企业排放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进行治理。加快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,持续开展重金属污染整治,全力打造绿色矿山。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先后被认定为“国家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”“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”“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”“云南省创新型试点企业”。规划建设达号工业园区,先后引进企业8户,绿色生态工业增加值达30.24亿元。

三是奋力打造全景马关,培育生态旅游经济圈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,积极探索“旅游+”“+旅游”模式,作好山水田园、生态乡村旅游“文章”,不断谋求旅游产业的突破性发展,打好“世界铟都、世界拳王故里、世界三大工程奇迹(百年米轨)”三张“世界牌”和“中国民间艺术之乡、中国草果之乡”两张“中国牌”,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5个。全面推进乡村旅游,推动建设花枝格湿地公园、马鞍山、马洒生态旅游示范带和一把伞湖泊生态旅游等一批生态旅游项目,形成具有马关特色的一批红色旅游、乡村休闲旅游、民族文化旅游、边境观光旅游、特色生态旅游相融合的精品旅游线路。

林业草原大数据建设平台
京ICP备09013815号
基于E-file技术构建